江苏:开展第十届工程机械设备安全生产“环省行”公益行动
编辑     发布于    2025-06-27 15:25:51

江苏机械安全与环保6月27日消息:江苏省第十届工程机械设备安全生产“环省行”公益行动。近日,在南京正式启动,由江苏省机械设备行业高质量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、江苏省工业合作协会机械设备管理中心主导,旨在强化全省工程机械设备安全管理,预防事故发生。

一、活动背景与目标

本次活动是江苏省连续第十年开展“环省行”公益宣传,聚焦工程机械设备全链条安全管理,响应《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意见》及“十四五”规划收官年的安全攻坚要求。

- 核心目标:推动“3211安全管理体系”落地,压实企业安全主体责任,排查设备隐患,杜绝安全事故。

二、活动内容与实施方式

1. 覆盖对象

面向工程机械设备生产商、销售单位、建筑施工单位、管理部门、监理单位及个人操作者,实现行业全主体参与。

2. 形式多样

- 深入作业现场跟踪评测,结合安全座谈会、媒体交流会;

- 发放宣传手册与问卷,强化安全规范普及;

- 重点宣导设备登记、定期检测、持证上岗及应急预案制定。

三、“3211安全管理体系”详解

该体系是江苏在工程机械管理领域的创新模式,具体包括:

- 三落实:安全管理机构、安全管理人员、安全管理制度;

- 两有证:设备需持有《工程机械设备登记证》,操作人员持有效操作证;

- 一安检:强制进行设备安全检测;

- 一预案:完善应急救援预案。

四、活动目标与延伸意义

1. 隐患治理

通过排查设备隐患(如非合规基础安装、无证操作、超期服役设备),督促整改。

2. 融合环保与智能化

同步推进机械设备环保调查,对尾气排放不达标设备强制整改,并推广安全智能装置(如AI监控盲区、持证启动系统),提升本质安全水平。

3. 政策协同

与《江苏省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实施方案》衔接,支持老旧设备更新(如20年以上化工装置、起重机械),并通过财政补助鼓励安全设备升级。

五、相关背景:江苏机械设备安全监管体系

- 长效机制:建立“安全环保全过程监管”,涵盖登记、检测、保险全流程;

- 基层创新:如无锡市对9.6万台起重机械推行“维保红黄牌”“AI码头吊监控”,南通推广隐患“红丝带”标识与数据分析闭环管理;

- 企业责任强化:通过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,2025年累计整改隐患18.6万项,发放奖励1300万元。

第十届“环省行”活动是江苏深化工程机械安全治理的关键举措,通过“3211体系”标准化、现场督导与政策激励结合,推动行业从被动整改转向主动预防。其经验亦为全国工业设备安全管理提供参考,凸显江苏在统筹安全、环保与智能化升级的先行角色。

来源:江苏省机械设备行业高质量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